經文︰以賽亞書30:21
「你或向左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: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間。」 以賽亞書 三十21 |
經文直譯︰
👉以賽亞書30:21(信望愛)
…你的耳朵必聽見後邊有話說:(…處填入末行) 「這是(正)路,要行在其間。」 不論你們或向右或向左, |
[格號:1] (強)
這裡不是要指引你的方向。(移民去那國,或是嫁那才俊)。而是本來應該 "你們要照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的謹守遵行,不可偏離左右",但可惜,你走歪了,就要聽從後面的聲音,回歸正路。 |
===== 👆回頂 =====
經文︰以賽亞書30:21
「你或向左或向右,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: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間。」 以賽亞書 三十21 |
經文直譯︰
👉以賽亞書30:21(信望愛)
…你的耳朵必聽見後邊有話說:(…處填入末行) 「這是(正)路,要行在其間。」 不論你們或向右或向左, |
[格號:1] (強)
這裡不是要指引你的方向。(移民去那國,或是嫁那才俊)。而是本來應該 "你們要照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的謹守遵行,不可偏離左右",但可惜,你走歪了,就要聽從後面的聲音,回歸正路。 |
[格號:1] (德)
[1A]我想將我們的討論及分享用網誌一頁收集。問: 以上形式,是否可以? |
[格號:2] (強)
[2A]其實,我期望可以將討論分享給當日講員。有可能嗎? [2B]{回應[1A]} 哈哈,這是Talmud 的format |
[格號:3] (德)
[3A]{回應[2A]} 我都想。若是要給講員,要小心考慮怎樣做,才不會帶出反效果。 |
[格號:4] (強)
[4A]咁,就要睇個别講員喇😭 只有問准了他願意收到分享內容,才能發出。 [4B]{回應[3A]} 唉,華人解經一直無進步,這是其中一個原因。最強的解經家都有佢嘅limitation. 從批判中就有更多更深的亮光。 |
[格號:5] (德)
[5A] 我睇番自己,當受到別人客觀及正面的批評時,最先會出不開心情緒,需要逼自己靜下來,過一段時間 (要學去縮短),然後才能接受及消化有關批評。以上過程不可避免,只學去縮短該段調節心情的時間。 [5B] 接納批評是學習目標,並且需要訓練、練習! 當中需要︰建立信任,建立字詞用語。 |
[格號:6] (強)
[6A] 係呀。就算我此等知識淺薄的信徒,起初接觸拉比的釋經都不能接受,要有一段沈澱期。所以回看耶穌登山講道、施洗約翰的宣告時,民眾的反應,就佩服猶太人自小在教育上的操練,讓他們常常準備接受批判 [6B] 但教會從來無一個習慣討論講道內容。連起碼對生活上的應用都欠奉。又那裡有學習呢? [6C] 通常聽完道可能聽到很多聲音話堂道好,好有得着。即係點?有勿得着、你既得着同唔同我既得着,日後我們會有什麼行動回應這些“得着”? |
[格號:7] (豐)
[7A]{回應[6B]} 那要看看如何拿捏當中位置。我的中神校友同我分享,他教會是一間大教會,其中一個特色是講員每次一講完道,立即就有會友在門口跟他去談論那一篇講道。有人說這很好啊,大家都很認真去聽及思考,但該同學跟我說,由於該教會屬於香港中上階層,很多會友都是飽讀詩書,甚至乎神學、哲學家一籮籮,他們攪到氣氛很intensive,很多外來傳道人都很不習慣,有時是弟兄姊妹去鑽神學辨講多於一切 (這當然也包括提出問題的人態度如何)。 |
[格號:8] (強)
[8A]{回應[7A]} 這要看看講員喜歡當面討論(可以更正、澄清、學習、改進),還是寧願背後的批評,當作無知喇 |
經文討論與分享網誌編排︰三個部份︰(一)、信望愛網頁 (二)、經文 (三)、各人的分享內容。每格左上角除了名字代號外,還編上該格的格號,方便要更改內容時使用。 |
經文︰ [底色編號︰"f0f0f0"] |
[格號:1] () [底色編號1︰"eefffff"] |
[格號:2] () [底色編號2︰"ffeeff"] |
[格號:3] () [底色編號3︰"ffffee"] |
[格號:4] () [底色編號4︰"eeeeff"] |
[格號:5] () [底色編號5︰"eeffee"] |
[格號:6] () [底色編號6︰"ffeeee"] |
經文︰徒1:4-8
1:4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,囑咐他們說:「不要離開耶路撒冷,要等候父所應許的,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。 1:5 約翰是用水施洗,但不多幾日,你們要受聖靈的洗。」 1:6 他們聚集的時候,問耶穌說:「主啊,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?」 1:7 耶穌對他們說:「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、日期,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。 1: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著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,和撒馬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 |
[格號:1] (強)
[1A] 耶穌吩咐不要離開耶路撒冷。門徒問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? [1B] 門徒並非要求政治上的回歸,而是以色列國是耶和華揀選的見證 [1C] 我們常常誤會門徒(猶太人)的觀念,因為我們本身就看重自身的利益,我們關心政治上的主權,就以為聖經中的人物都是如此。(香港基督徒看聖經大多都是以個人的方向睇,很少以整個團體、族群去看) |
[格號:2] (豐)
[2A] 當然信徒末世觀不如我們,他們相信以色列國再次復興,然後成為眾國的祝福,耶路撒冷聖殿成為萬國禱告的殿,這些都是一直是先知的預言。 [2B] 耶穌叫他們往「普天下」去,其實他們都不會明白,直到保羅馬其頓異象之後。 |
[格號:3] (強)
[3A]{回應[2A]} 如果解經的時候不代入當時的人物、其文化背景,就變成講員自說自話了。仲“老屈”左班門徒(猶太人)添 [3B]{回應[2B]} 對。他們不明白。 耶穌開始第一句是叫他們留在耶路撒冷。這個他們明。因為耶路撒冷是敬拜中心,萬國都要回到耶路撒冷敬拜(以賽亞書)再叫他們等,他們都明。因為從逾越節到五旬節要等(count omer)。“傳福音”他們都明。猶太人是被揀選的民族作為世界的光(用基督教的言語,就是做見證、傳福音)不過,是整個民族的事,係整個民族成為一台戲,見證於萬國。所以,門徒就問:是否現在就是復興以色列的時候。可是耶穌叫他們這班門徒(後來發展成有外邦人的教會)“分別”出來做。耶穌不是叫他們明,而是照樣做。他們十分不明,所以耶穌講幾次,只是這一小撮人開始這個任務。 |
[格號:4] (豐)
[4A]{回應[2B]} 講回我剛才說到「耶穌叫他們往「普天下」去,其實他們都不會明白,直到保羅馬其頓異象之後。」 這解釋了為何保羅那麼緊張向外邦傳福音,因為他自覺被神差派成為了外邦人的使徒,更知道當時跟隨耶穌的猶太人(包括彼得)都不明白耶穌帶來顛覆過往猶太人的信念。 這種「新的福音」在保羅後期更達到顛峰,我明年教監獄書信有一堂是講「被囚者的冤仇」,我發覺在監獄書信中,保羅對打破猶太人/外邦人的隔閡是很著急,縱然他是被猶太人告發而被囚,但他在以弗所書說「因祂使我們和睦,將兩下合而為一,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。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,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,為要將兩下藉着自己造成一個新人,如此便成就了和睦」(弗2:14-15)是很值得再去深思。 |
[格號:5] (強)
[5A]{回應[4A]} 我相信他們(包括保羅)對「普天下」的行動方式有一段被糾正的過程。猶太人的足跡一早已踏遍整個非洲北岸(所羅門時代已到示巴),而東面函蓋遠至印度(以斯拉時代的波斯)。保羅的策略沿自“舊約精神”,先向猶太人族群進發,所以「普天下」就是先到猶太人聚居的地方,而有可能最起初保羅跟彼得的看法,外邦人從猶太教中convert (這是純粹個人看法,沒有經文支持)馬其頓異象是一個轉捩點,改變了旅程,但真正改變了保羅的神學是之後的種種經歷。外邦人完全沒有經過猶太教的洗禮而成為新的屬主的族群(教會)。監獄書信是後期寫的。而寫左咁多,是因這個神學是非常難明白(應該是不能明白、只能接受) |
聽了RC2022 [👉更多資料],多了解青年信徒(他們是對信仰認真)的心態,我感覺到他們不介意堂會的存亡,例如︰說會陪伴堂會走完最後一程;堂會的地方會成為公共空間。
「堂會」與「年青信徒」,我比較擔心堂會。 |
四個板塊︰1.堂會、2.神學院、3.機構、4.離堂者群組。
第四板塊,離堂者群組正式登場;兩點觀察︰ 1.他們的數量是在堂者的兩倍,甚至三倍,在堂者數目佔全港人口4%,自稱相信基督信仰的11%(龔立人)或15%(Alison),離堂者對堂會是少感情、或無感情,甚至有負面情緒,對堂會失望。 2.他們在堂會外成為群組,一起過信仰生活,實現夢想(踐行召命)。 |
第四板塊,離堂信徒佔多數是事實。然而,這個多數應該分散為多個細小群組,他們不要大台,不要求成為主流,多元、碎片化,不要求一生委身於單一群組。
說他們正式登場是因他們已放膽自稱離堂者,或用其他名稱,例如基督身體、耶穌門徒等。 在堂者及離堂者都屬基督身體,理論上(以弗所書1-2章)雙方兩下要合一(另參👉重新認識教會)。 然而在今日處境,到目前,未見到雙方可以在一起的可能! 第一步,雙方先互相了解或認識彼此的看法,建立討論空間,同行伙伴關係,希望會有一天,可以同敬拜共守主餐。 |
堂會要有新的思維模式(Mind Set)。多年前(2000年前後)堂會視離堂為「信徒流失」問題(就如👉播首月報106期的主題),討論內容是防止/預防信徒流失,怎樣令流失者回堂會,被視為流失的離堂者需要挽回。然而,堂會要有另外看法,承認他們是耶穌門徒、是基督身體的一部份,甚至進一步,協助牧養離堂者。
堂會的牧者就會有堂內牧養及堂外牧養,而堂會更需要思考空間場地的運用。 |
可能出現的問題︰
會傾向同質/同溫層群體︰只聚合志同道合的人,在理念上不勉強合一,不介意同在的時問是長或短,合則來,不合則去。他們處理衝突的方法是不去處理衝突,分離,各自發展。 教會的本質是什麼?不同群體的並存?同屬基督裡是什麼意思? 👉重新認識教會是另一個向度去處理衝突的問題。 |
牆內與牆外 / 有牆與無牆 |
問︰有一個群體,有聚會、有查經、有分享、有祈禱,
稱那是個「小組」,閃出答案是「OK,是小組,無問題」; 稱那是個「團契」,閃出答案是「OK,是團契,無問題」; 但要稱那是「教會」時,我停了下來,沒有答案!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「教會」的體制是什麼?該體制的合法基礎是什麼?權威是從何而來?例如天主教認為自己是承繼彼得,權柄是從使徒彼得而來。 如果一個群體要用上宣道會的名,當然要得到宣道會(區聯會)的認同。然而,試問,宣道會的體制合法基礎是什麼? 在今日,基督新教背景,哪一體制有權柄去認可某群體是「教會」?若有一群體不自稱為「教會」,而稱自己為「基督身體」、「耶穌門徒」、「天國子民」……該群體是教會嗎? 教會體制化會是由君士坦丁將教會國教化後產生;若是這樣,教會體制化並不是必然,而是接受政權,向政權靠近後才出現。所以,教會在君士坦丁國教化教會前的情況是思考教會型態的一個好參考!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基督教機構、神學院不會自稱「教會」,而堂會會。 除以上三大板塊,現時,離堂者是第四板塊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
1:12:00 |
可以由視訊的第12分鐘開始,整段1小時4分鐘都值得聽。我較深刻的是,思言老師講有關宗教改革時期慈運理的聖餐觀︰聖餐是聖禮嗎?還有,對教會的理解。 |
1:18:00後的視訊內容值得看。
年青信徒不會固定在某一個堂會,接受堂會步入老化,甚至死亡。認為堂會「摺埋」後可能會重生。 遊走不同堂會。在堂會1、堂會2、……堂會n之間遊走。 對堂會的空間運用富有想像。 |
感受︰
(1)Jason和蕭雞都在努力服侍,各自表述。兩人所服侍群體,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,算是在堂會者和離堂者。至今,未見到在一起的可能! (2)華貴堂,肯嘗試,有創意,感覺到他們的同工、領袖是一個團隊,守護著弟兄姊妹,建立家。 (3)蕭雞提出兩個問題︰(1)若說沒有牧養,問︰「是缺了什麼?或哪裡做得不足?」(2)弟兄姊妹的學識比牧者都強,牧者可以做什麼,會是什麼角色? (4)要問︰堂會是怎樣牧養信徒?若得到的答案是︰「有崇拜、有主日學、有團契、有祈禱會,全參與便得牧養。」 |
講道,返回昔日能力,只需透過演說技巧去傳遞信息! |
I8:45-21:30,4%對11%。 換句話說︰離堂者數目是在堂者兩倍! |
宣教,最狹義是指跨文化、跨地域的福音工作;而最闊的意思是作耶穌基督的見證人。
短宣︰目標要清晰,數目最多2個,最好預先實地考察。 好的活動後檢討可視為牧養。 |
教會︰一、大公、聖潔、使徒 |
網頁 page︰ 👉code testing、 👉、 👉、 👉、 👉、 |
標籤 label︰ 🍓播放清單、 🍓、 🍓、 🍓、 🍓、 |
👆 👇👈👉📁📂📃📄📅📆📇📈📉📊📋📌📍📎📏📐📑📒📓📔📕📖📗📘📙📚📛📜📝📞📟📠
🌱🌲🌳🌴🌵🌷🌸🌹🌺🌻🌼🌽🌾🌿🍀🍁🍂🍃🍄🍅🍆🍇🍈🍉🍊🍋🍌🍍🍎🍏🍐🍑🍒🍓🍔🍕🍖🍗🍘🍙🍚🍛🍜🍝🍞🍟🍠🍡🍢🍣🍤🍥🍦🍧🍨🍩🍪🍫🍬🍭🍮🍯🍰🍱🍲🍳🍴🍵🍶🍷🍸🍹🍺🍻🍼🎂🐀🐁🐂🐃🐄🐅🐆🐇🐈🐉🐊🐋🐌🐍🐎🐏🐐🐑🐒🐓🐔🐕🐖🐗🐘🐙🐚🐛🐜🐝🐞🐟🐠🐡🐢🐣🐤🐥🐦🐧🐨🐩🐪🐫🐬🐭🐮🐯🐰🐱🐲🐳🐴🐵🐶🐷🐸🐹🐺🐻🐼
⭐ ✩✪✫✬✭✮✯✰✱✲✳✴✵ 《》「」『』。,、?!:;※↑↓←→ |
<!--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<base target="_blank"> <span style="font-size: large;"></span> <a name="top"></a> <br/>=====<a href="#top" target="_self"> 👆回頂 </a>===== <table bgcolor="ffffee" border="1" cellpadding="5" cellspacing="0" width="100%"> <tr><td> </td></tr> </table> <div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/div> <div style="text-align: right;"></div> <iframe width="100%" height="300" src="" title="522blog3" frameborder="1"></iframe> <br/><a href="">👉 播放清單︰ (數量︰)</a><br/><br/> <h3><a href="">🌳 </a></h3> <h3></h3> <b></b> <u></u> <i></i> < > &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--> |